本报讯(记者邢兆远、通讯员李天伟)近日,痴迷于向医学“冷区”挑战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主任史振满教授又创奇迹:用患者自身的股骨大转子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新骨癌”,经专家鉴定,这项医术处于世界医学先进水平。至此,他已先后获得16项医疗科技成果奖,其中2项填补世界空白,多次登上国际医学讲坛。
史振满,今年58岁,196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现为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70年代初,史振满便涉足于人工关节治疗医术,他与工人师傅一道探讨钢种、寻找钢材,测量骨骼、取得数据、翻制蜡型。不久他便将自制的肩、肘、膝、髋等关节成功地用于临床。他发现,钢和塑料制造的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短,仅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对中青年患者的医疗缺陷较大。面对这世界性的难题,史振满便苦苦寻觅,大胆构想:用患者自身带血供骨替代人工关节,进行髋关节置换。历经八载攻关,临床对47例被称为“新骨癌”的股骨头坏死病进行了医疗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以此撰写的论文被美国科尔比科技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论文,收入我国的《骨科手术学》一书,其技术成果被输入全球信息网络。
振兴中华医学的信念,使史振满不知疲倦地耕耘在医学的处女地上,潜心营造片片“医学绿洲”。当他选择了进攻断肢再植这一应用研究难题后,和同伴一起先后在70多条狗、100多只兔子、140多只老鼠身上进行无数次血管和神经吻合实验,练出了连绣花女都自愧不如的手指功夫,缝合动静脉细小血管流畅率达100%。从1973年开始,他经过20余年的探索,创造了3类9种带深筋膜组织移植的手术方法,在国内较早完成了脚趾搬家拇指再造、复杂断臂再植和多种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等医术。他创造的用筋膜骨瓣修复骨缺损手术方法,填补了国际医学上的空白。
1996年,史振满担任了全军骨科中心主任后,又倾尽心血培育“人才星群”,先后培养出留学生1名、硕士生5名、大学本科生30余名、显微外科骨干20多名。从这里走出的学员大多已成为单位学科带头人,有的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荣誉称号。